作者 : xiangzi | 分类 : 体育知识问答 | 更新时间:2021-04-16 00:27:35
星期六,爸爸终于答应下楼教我打羽毛球了,我真高兴。
“打羽毛球喽”爸爸说道。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爸爸拿着球拍和球带我下楼到了运动场。爸爸拿出一个拍子给我,告诉我:“打球要先练发球。发球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把球的羽毛冲上,用拍子从底下往上一钩,球就发出去了。另一种方法是把球往上一扔,等它快落下来的时候用力将拍子从上向下一挥,球就能发出去很远。”爸爸走过来边说边手把手地教我。听完爸爸的话我就开始练习了。只见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晃,球来了拍子却不知道往哪里打,我渐渐招架不住了,连连失利。爸爸看我乱了阵脚,打得更猛、更灵活了。他一会儿轻轻放个短球,一会儿趁我不备猛扣一板,搞得我手忙脚乱,无法应付。我怎么也发不好球,更接不上爸爸打过来的球。我生气了,扔下拍子,蹲在地上。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做什么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要多练习,要坚持不懈。”听了爸爸的话,我又过去练了,这回真的比刚才发的球好一些了。接着爸爸又说:“接球的时候要灵活,如果球太高太猛可以向后退几步再从上向下一扣,就打过去了。还可以向上一跳,然后也是从上向下一扣,它就会飞过去了。”我试的时候不时打得太近就是打得太远,还有的时候打得特别偏。休息的时候我就想:这打球可真累啊!这时在我身边的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孩子,你这才是初学,不能打退堂鼓啊!”听了爸爸的话,我用拳头朝小腿使劲捶了一下,说:“打,我们接着打。”我站起身来,振奋精神,继续和爸爸打了几局。爸爸看我一局比一局打得好,直夸我行,夸我有毅力。
通过第一次打羽毛球,我体会到了永不放弃这种精神的宝贵。我想:在学习上,我也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像打羽毛球一样,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相较于性质相近的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极适合东方人发展.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羽毛球的起源:14-15世纪时的日本 ,当时的球拍为木质,球是樱桃核插上羽毛做成.据传,在14世纪末,日本出现了把樱桃插上美丽的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对打的运动.这便是羽毛球运动的雏形.1870年,英国一位公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他为使客人们不扫兴,就改在室内进行羽毛球游戏.结果与会者情趣横生.此后,这项运动便风靡英国.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羽毛球运动大概于1920年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如今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2年,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立男、女单打和双打及混合打5项比赛.18世纪时,印度的蒲那城,出现类似今日羽毛球活动的游戏,以绒线编织成球形,上插羽毛,人手持木拍 ,隔网将球在空中来回对击.这种游戏流行的时间不长便消失了.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庄园里进行了一次“蒲那游戏”的表演.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风行开来.此后,这种室内游戏迅速传遍英国,“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羽毛球的发展: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羽毛球运动从斯堪的纳维亚到英联邦各国,20世纪初流传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欧美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50年代亚洲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马来西亚取得两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同时印度尼西亚队在技术和打法上有所创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移向亚洲.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世界的辉煌时代.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混双列为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在试行了3个月的羽毛球新规则后正式实施.在该年汤、尤杯赛中首先采用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羽毛球1992年进入奥运会,当时比赛只设单项比赛,没有团体比赛,并且没有混双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起增设混双项目.